名称:丰收
发行日期:2013-10-25
齿孔度数:13.5
面额:1.20元
版别:
印刷厂:北京邮票厂
详情
20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得到推广应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杂交水稻40年来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杂交水稻不仅让中国人可能自己养活自己,还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贡献。
杂交水稻是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优良性状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育成具有较强优势的水稻杂种一代。利用杂种一代进行大面积生产,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1964年,袁隆平率先在国内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1970年冬,袁降平研究小组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中发现花粉败育植株,为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打开了突破口。1975年开发出一套完整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197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农业科学家,终于把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梦想首先在中国变成了现实。
杂交水稻的育成与应用是水稻科技生产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带来了我国水稻生产的一次飞跃,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解决我国的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全国年种植杂交水稻1600万公顷左右,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8%,产量占水稻总产量的66%;种植杂交水稻年增产的稻谷可以供养7000万人口。
1980年,杂交水稻技术转让给美国,是我国对外转让的第一项农业技术。1990年代初,杂交水稻技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世界上粮食短缺国家的首选技术。目前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2012年国外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20万公顷。杂交水稻正在为缓解世界粮食短缺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