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怀旧小食 II-飞机榄、烧卖、臭豆腐
名称:香港怀旧小食 II-飞机榄、烧卖、臭豆腐
发行日期:2022-05-26
面额:10.00元
版别:
详情
香港的各式地道小食,体现香港的地道生活饮食文化。香港邮政在 2021 年发行以「香港怀旧小食」为题的特别邮票,深受市民欢迎。在 2022 年,香港邮政续以「香港怀旧小食II」为题发行一套六枚邮票及一款邮票小型张,展示更多经典的小食,包括烧卖、蛋挞、生菜鱼肉、格仔饼、龙须糖、马仔、芝麻卷等,丰富多样,令人回味无穷。
$2邮票——蛋挞和椰挞
蛋挞早见于英国皇室宴会。上世纪二十年代于广州风行,至四十年代传到香港,成为港式蛋挞,主要有曲奇皮或牛油酥皮两种。蛋挞在各餐厅推出后大受欢迎,至今仍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地道小食之一。椰挞是海南人参考蛋挞做法,继而创作的特色点心,其外表与蛋挞相似,馅料的主要材料为椰丝,烘焙后椰香浓郁,滋味倍增。
$2.60 邮票——碗仔翅和生菜鱼肉
碗仔翅起源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当时香港的熟食小贩会向酒楼收集剩下的鱼翅,加入豆粉水、豉油及其他材料烹煮,让市民大众也可一尝「鱼翅捞饭」的滋味。后来逐渐演变,改以成本相宜、但口感相似的粉丝代替鱼翅。生菜鱼肉也是汤品,主要是把鱼肉混入淀粉打成鱼肉浆,配以生菜,加上清汤煮成。冬天时食用热腾腾的碗仔翅或生菜鱼肉,暖入心扉。
$3.40 邮票——西多士和格仔饼
西多士的做法简单,先把两块涂上花生酱的面包迭起,再蘸上满满的蛋浆油炸成金黄色,最后配上牛油及糖浆食用,是地道下午茶的不二之选。格仔饼是将蛋浆倒入格仔纹的烘烤模具烘熟,再涂上牛油、花生酱、炼奶及砂糖,再对折成半圆形,非常吸引。
$3.70 邮票——叮叮糖和龙须糖
叮叮糖的名字来自凿糖时的响声,其做法是以砂糖、麦芽糖和粟胶混合成糖浆,拉成白色长条,待干后再凿成碎片。龙须糖则以麦芽糖制成的胶团拉成幼丝,包裹以砂糖、花生碎、黑白芝麻、椰丝和麦精等混合而成的馅料。
$4.90 邮票——花占饼和马仔
花占饼是在圆形的小饼干上有呈圆锥塔状、以糖霜做成的花占,有白、绿、红、黄等多种颜色,色彩缤纷,味道带甜,是不少人的儿时回忆。马仔又称萨琪玛,是把面团切成一块块的宽面条,然后油炸,再放到镬中,一边淋上糖胶一边用镬铲拌匀,放凉后切成方件,即成香甜松脆的马仔。
$5 邮票——香蕉糕和芝麻卷
香蕉糕和芝麻卷都是中式的传统糕点。香蕉糕是白色圆条软糕,由糯米粉、粘米粉、砂糖等制成。虽然香蕉糕内没有香蕉,但仍有香甜的香蕉味,皆因制作过程使用了香蕉油。芝麻卷在制作时以黑芝麻为材料,磨成粉末后加入水、马蹄粉、糖等蒸成薄片,再卷成一团并切成小件,放凉后即成香喷喷的芝麻卷,令人食指大动。
邮票小型张——飞机榄、烧卖和臭豆腐
邮票小型张的齿孔是香港的英文缩写「HK」字样,小型张上展示三款经典小食,包括香气独特的臭豆腐、街知巷闻的烧卖和以独特方式售卖的飞机榄。其中,飞机榄这种民间凉果小食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非常流行,售卖的流动小贩斜背着榄型的容器,在民居街上沿途叫卖。由于当时大多是数层高的唐楼,顾客从阳台扔钱给街上的小贩,之后小贩把甘草榄扔给买家,尤如放纸飞机一样,因此而得名。